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保育团队在植被动态变化及归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2-10-07 20:10:52 来源:资源与环境学院          浏览数:0

  植被恢复是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有关我国植被变化的研究多聚焦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和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地区,针对全国尺度的分析相对较少,特别是在不同因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与区域差异方面尚不完全清楚,严重限制了对植被变化驱动机制的认识和区域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保育团队(带头人:宗全利教授)长期致力于流域综合治理、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近期,该团队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近几十年来中国植被绿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揭示了植被恢复对气温的反馈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7.963,1区)、《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IF:5.190,3区)、《Geocarto International》(IF:3.450,2区)、《地理学报》(EI,CSSCI)和《环境科学》(EI)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课题组成员金凯副教授、宗全利教授、秦鹏博士和刘春霞博士为论文主要完成人,青岛农业大学为主要完成单位。
 

  研究表明,①1980s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呈绿化趋势,但不同时期和季节的绿化趋势存在很大差异;②气温上升,特别是春节气温的升高,是近40年来中国植被绿化的主要气候驱动因素,而植树造林、城市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措施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③人类活动对近40年来中国植被绿化趋势的贡献超过气候变化的贡献,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分别主导了东部沿海地区前20年和后20年的植被绿化;④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已产生降温作用,这一现象在半湿润地区尤为明显,表明植被恢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气候变暖影响。

  图1  1982—2015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植被绿度变化的贡献率空间分布

  图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非气候因素导致的生长季植被绿度变化空间分布

  图3  1982-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变化对年平均地表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

  本研究得到山东省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等课题资助。

编辑:张妍

责任编辑: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