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2 18:47:18 作者:袁鑫 董雅宁 浏览数:0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精神,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山东乐陵智慧农业科技小院“科技兴粮”实践团的青年学子们在2025年8月1日至7日期间,积极投身乡村走进乐陵市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区,开展了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暑假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走访调研,学习产业振兴发展路径
实践团聚焦保障粮食安全战略、助力绿色“吨半粮”国家行动,于8月2日至3日先后到乐陵市化楼镇、花园镇的6个村,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观摩等形式,面向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进行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等方面的专题调研。
调研过程中,实践团走进化楼镇郑博士村,来到花园镇房家村,重点对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进行了调研,对这类中等规模下农户增产增收及保持稳定的可行性作出了思考分析。化楼镇郑博士村由党支部牵头建起的标准化粮仓,以“党建+科技”的深度融合,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从政策文本变为“三增”实效。花园镇房家村突出党建引领合作社的特色种植经营优势做好三产融合,引入玫瑰花种植、延伸产业链,发展壮大村集体,提升村民幸福感。实践团通过实地观摩小麦粮种筛选的精细操作,为研究优质粮种培育奠定基础。走进乐陵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农业现代化的“丰”景扑面而来,科技赋能农业的强劲动能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筑牢粮食安全屏障既要有组织引领的“主心骨”,更要有技术创新的“硬支撑”。通过实践调研,极大地激发了队员们助力乡村振兴,护航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政策宣讲,传播乡村振兴好声音
8月2日晚,实践团在富山村的“科技小院大讲堂”面向周边四个村的中小学生开展了三场富有特色的农业文化知识科普宣讲,极大地激发了中小学生对农业知识的学习兴趣。现场还展示了乐陵金丝小枣主题元素剪纸作品,获得在场村民们的关注和好评。
实践团队员们作为科技小院宣讲员,策划录制了“齐鲁粮仓”、绿色“吨半粮”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三期农业政策科普短视频,并通过“山东乐陵智慧农业科技小院”微信公众号发布,将国家保障粮食安全而实施的战略政策及时传播给农民和基层村干部等。通过线上与线下宣讲,实践团积极讲解政策,传递知识,传播文化,有力推动了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聆听报告,激发青春奋进力量
8月5日上午,实践团在乐陵市工人文化馆多功能厅参加了“2025年全国科普月农技协联合行动—山东科技小院学生能力提升”活动,现场聆听了陈延玲老师等“科技小院”首席专家作的精彩报告。这一实践环节,既拓宽了队员们的专业视野和思维,也深化了知农爱农的情怀,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强农兴农的使命感。
研学体验, 探寻红枣产业发展
8月5日下午,实践团走进中国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体验和感受传统农耕文化与红枣产业交融共生发展的轨迹,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在馆内,队员们沿着时间脉络,了解红枣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学习其精神传承、文化价值及产业发展模式,探索“文化+产业”双向赋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曾经的“救命粮”,已然成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致富果”,有力彰显了当地的农业特色。从科技小院扎根乡土服务,到金丝小枣文化沉淀发展,在乐陵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科技与传统正交织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此次社会实践以“科技小院”为纽带,实践团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主线,对科技小院“解民生,治学问”的精神文化进行了学习,对绿色农业与乡村发展的创新之路进行了探寻,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切实感受到农业现代化的魅力。队员们表示,将进一步增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责任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岛农大资环学子的青春智慧。
编辑:高泽坤
责任编辑: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