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第三届科技小院大赛在青岛农大举办

    2025-09-28 09:52:32 作者:楚水英           浏览数:0

  9月27日,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拼多多杯”第三届科技小院大赛青春助农、科技兴农组别赛,在青岛农业大学拉开帷幕。本次大赛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以“解民生、治学问”为主题,设立科技兴农、青春助农、数字惠农、创业富民、多维融合等五个组别。其中,青春助农与科技兴农两个组别的赛事由青岛农业大学承办。

  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潘军出席开幕式并代表学校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小院模式发起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院士通过视频向大赛发来寄语。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联盟理事长张建华,山东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陈爱国,云南省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赵琦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兼学术咨询组组长、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李健强,山东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副处长庞靖祥,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高强,北京农学院国际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何忠伟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大赛,开幕式由青岛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玉梅主持。

  潘军代表学校向与会领导、专家和参赛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张福锁院士以及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山东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单位对学校事业所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潘军指出,科技小院是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的重要平台,在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潘军介绍了学校概况,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学校科技小院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成绩。潘军表示,作为助力科技小院建设的全国性赛事,本次大赛在推动农业技术攻坚与规模化应用、打通科研与市场衔接路径、激发广大青年学子投身助农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与各兄弟高校、专家、企业深入交流,碰撞出更多助农、惠农、兴农的火花,共同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福锁院士在视频致辞中强调,大赛是对“自找苦吃”精神的生动践行,是农业高校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他鼓励广大研究生深入田间地头,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同时对青岛农业大学近年来的科技小院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学校精心承办此次大赛、提供良好交流平台表示感谢。

  张建华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小院是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的“桥头堡”。希望青年学子永葆爱农情怀、锤炼强农本领、坚定兴农志向,让青春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庞靖祥在讲话在指出,科技小院是同学们服务乡村振兴的“练兵场”,也是成长成才的“大舞台”。希望大家以赛促建筑牢创新赋能平台、以赛兴农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以赛砺才培育知农爱农先锋,展示科技小院创新成果,交流服务“三农”实践经验。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9所高校的30支队伍参加,其中包括13支“青春助农”赛道队伍和17支“科技兴农”赛道队伍。参赛项目紧扣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覆盖盐碱地改良、特色作物育种、智慧农业、乡村治理、生态环保、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充分展现了科技小院模式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方面的成效。

  比赛现场,各参赛队伍通过精心准备的路演展示和精彩纷呈的现场答辩,生动呈现了项目背景、技术创新、实施成效与未来规划。评委专家从创新性、实践性、团队协作、发展潜力及社会价值等多维度进行评审与提问,现场交流深入。同时,大赛特设的线下展示环节,让各团队的实物成果、技术模型与互动体验得以集中呈现。整场赛事不仅是一场创新实践的竞技,也是一次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使命担当的生动展现。

  青岛农业大学于2014年起率先探索根植在齐鲁大地上的科技小院育人模式。近年来学校锚定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扎根田野、服务产业”为导向,扎实推进科技小院建设,现已建成科技小院100余个,获批国家级科技小院54个,覆盖小麦、玉米、果蔬、畜禽、水产等30多个农业产业领域。学校获批成为全国科技小院培训基地,成功承办全国科技小院培训交流会、山东省产业行业导师对话会等,4个科技小院获全国首批“优秀科技小院工作案例”,小院成果入选农业教指委全国科技小院成果展,师生团队志愿服务案例获全国研究生志愿服务特等奖,60余名研究生被地方政府聘为科技特派员,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力量。

编辑:楚水英

责任编辑: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