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学院开展劳动教育月系列活动

    2025-06-12 18:43:54 作者:楚水英           浏览数:0

  为扎实推进学生劳动实践教育,资源与环境学院于2025年5月7日至6月3日开展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劳动教育月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时代青年。

  劳动铸就青春,实践淬炼担当

  为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劳动素养,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5月16日,学院邀请齐心协绿支教团成员周忠慧、绿先锋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志愿服务团队成员张树喆开展主题讲座,就一线劳动实践中如何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分享。主讲人从团队简介、实践内容、实践成果、团队发展等多方面展开分享,详细介绍了团队架构与成员分工,回顾了团队支教助农、科普宣讲、社区服务等实践历程,展示了团队在媒体报道、荣誉奖项、实验成果数据等方面的实践成效。

  劳动创造价值,资源循环再生

  为深化劳动教育实践,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将废弃物转化为创意作品,5月19日至6月4日,学院面向2024级本科生举办“环保手工变废为宝”手工大赛。参赛选手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废旧物品为原材料,制作了各类手工作品。从废旧纸张制作的艺术品到废旧布料制作的环保手提袋,再到废弃塑料瓶变身的创意装饰,每一项作品都展现了同学们对环保的关注和对创意的追求。此次手工大赛不仅培养了资环学子环保生活的意识,更增强了他们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的动手创作能力。

  环保深入社区 劳动助力分类

  5月31日,学院学生志愿者参加春阳路社区端午节活动,在“垃圾分类大比拼”环节担任志愿者和裁判员,有序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操作,结合专业知识向他们介绍了各类垃圾的分类方法、投放规则以及回收利用对生态环保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同学们和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与自觉性,进一步加深了垃圾分类的认知。

  春耕播种实践,赋能专业成长

  5月16日至25日,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22级学生于校外实习基地开展春耕播种、农产品市场推广等田间管理活动。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土壤检测实操,完成土壤采样、pH值测定及有机质含量分析,还分组进行了翻地、起垄、播种、覆土等全流程作业。学生们在劳动中深化了对农学专业的认知,打破实验室与农田边界。他们在亲近土地的过程中,建立起个人与自然的深度联结,为投身农业发展筑牢了能力根基。

  劳动教育月系列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学院将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助力学生成长为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时代人才。

编辑:楚水英

责任编辑: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