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 17:12:37 作者:楚水英 浏览数:0
为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助力青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城绿动,共筑生态梦”实践团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社区环保生态微改造和探访名企等活动,深入社区、企业等地开展社会实践。
启航生态之路,共赴实践征程
7月4日,实践团全体成员在化学楼423会议室召开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会上,队长张树喆介绍了团队日程安排、任务分配、活动内容等,为顺利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指导教师林鑫结合学院往年优秀社会实践活动经验,强调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团队提高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并提醒成员们注意交通、饮食、防溺水等各类安全注意事项,确保社会实践安全、有序进行。随后,队员牟俊凯带领全体队员宣誓,志愿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团结协作,以专业知识服务社区,用青春行动守护生态。
开展环保之行,传递分类理念
7月17日,实践团前往城子社区新时代文明广场,开展以“垃圾分类新风尚,美丽青岛我先行”为主题的垃圾分类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利用四分类垃圾示例牌演示垃圾分类要点,发放宣传材料,设置垃圾分类转盘游戏和套圈赢礼互动环节,普及垃圾分类政策与知识。同时,志愿者还指导社区幼儿园小朋友绘制以垃圾分类和低碳循环为主题的环保布袋,倡导减少一次性制品的使用,让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理念植根在孩子们心中,充分发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积极作用,引领全民践行低碳生活新风尚。
投身社区改造,践行低碳行动
7月19-20日,实践团走进城阳玫瑰里社区开展“绿动社区,自然共生”生态微改造行动。活动中,团队成员们分工协作,通过收集枯枝落叶、塑料瓶、废纸壳等素材,充分发挥创意制作了生态鸟窝和昆虫屋。制作完成后,团队成员们参观了环保酵素、环保手工皂、咖啡渣创意画、厨余落叶联合堆肥发酵土等环保产出产品,深入学习环保循环相关知识。此外,为丰富社区生物多样性和提升堆肥实操能力,同学们还精心装饰零废弃花园并走进堆肥基地参与有机废弃物堆肥实操等活动,为社区生态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走进环保企业,研习生态治理
7月21-23日,实践团先后前往青岛中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青岛申飞安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青岛董家口中法水务公司,分别聚焦有机废弃物治理、工业钢渣处理、污水处理领域展开学习。在青岛中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实践团成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习了企业在有机废弃物综合治理中的先进理念、前沿技术及资源化利用创新模式。面对前期社区堆肥遇到的虫卵孵化等问题,实践团成员与企业技术人员深入探讨并听取了相关建议。在青岛申飞安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成员们了解了工业废渣的处理方式及环保新材料的制作,学习了工业废渣回收利用循环体系。在青岛董家口中法水务公司,实践团成员们学习了污水处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并亲身参与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水样监测实操,近距离体验污水处理的全流程运作,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融合。
此次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与生态环保事业深度交融的生动实践,成员们在社区生态微改造中施展创意,在企业调研里探索前沿技术,将专业所学与社会实际需求对接。资环学子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守护生态、服务社会的实干力量。未来,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朝气、专业之底气为生态环保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楚水英
责任编辑: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