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润泽,流淌时光的水文化探寻 ——资源与环境学院“黄河水韵”社会实践团赴黄河三角洲开展实践调研

    2023-09-01 18:01:56 作者:宗全利 来源:资源与环境学院          浏览数:0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2023年暑期,资源与环境学院2021级本科生魏中坤、王梦亭、马安震、于浩洋一行四人组成“黄河水韵”社会实践团,在宗全利老师和林鑫老师的指导下积极投身黄河流域专项社会实践,以黄河水文化为主题,赴黄河三角洲开展实践调研。

  黄河文化馆篇

  2023年8月25日,实践团一行探访了著名的黄河文化馆。在这里,成员们重点参观了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等系列展馆,通过馆内记录着古代人民的生活、思想和创造力的文物、文献资料等,体会先辈们对黄河的依赖与敬仰。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所有成员都被黄河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所吸引,不禁沉浸在黄河的魅力中,对黄河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实践团在黄河文化馆调研

  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还深入了解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与变迁。馆内的多媒体展示与模型演示,清晰地呈现了黄河的奔腾与喧嚣,以及人们为治理与保护黄河所做出的努力。

 实践团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与变迁

  杨庙社区篇

  上世纪70年代,东营市黄河原蓄滞洪区群众响应国家号召搬迁至沿黄大堤的房台上居住。2013年起,东营市对66个房台村进行住房拆迁改造,建设新社区。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杨庙社区,走进便民服务中心、老年人餐厅、草编加工合作社,详细询问社区加强基层党建、开展便民服务、促进群众增收等情况。

  8月26日,实践团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来到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感受社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下发展的新气象。

  在杨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成员走进办事大厅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成员们了解到杨庙社区近年来打破村庄壁垒,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划分6个服务网格,选聘党员中心户,推行联户服务,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坚持资源共享,推动“集成化”精准服务。

  实践团在办事大厅与工作人员交流

  随后,实践团成员到“幸福食堂”、“幸福乐园”等社区居民活动中心进行参观调研。在政府部门的保障下,社区中凡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到幸福食堂享受一荤一素的温暖午餐,低保、五保户等特困人员一顿饭只需一元钱。在社区的草编合作社,各式各样的草编制品琳琅满目。自社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来,居民们经过培训,很快掌握了草编手艺,草编合作社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再就业的平台,也是他们走进课堂、学习本领的园地。

  在社区广场上,社区居民们在欢声笑语中投入一场精彩的舞蹈排练,舞蹈的每一步都如同他们奋进的足迹,充分展现了居民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他们以自己的热情和创造力,将平凡的街头变成了绚丽多彩的舞台。

 

 实践团与居民进行交流 学习“舞扇子”

  同时,实践团成员在调研过程中采访了多位村民。在采访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的一户人家里。提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家里“做客”的情景,户主心情很是激动,他说到:“住的怎么样,吃的好不好,孩子上学,家人看病,总书记事事都很关心。”

         到居民家中参观(上图墙上为习近平总书记与居民围坐留念照片)

  黄河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搬迁保证防凌防汛安全行水体现了这一理念。搬迁工程不仅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更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顺应。

  通过现场调研,实践团深刻领会到搬迁工程的实施所展现的对黄河文化的包容和传承。搬迁过程中,尊重历史文化遗址,妥善安置居民,保护民族精神,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这曾是滩区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的滩区群众,完成了“保护黄河安澜”的历史使命,集体搬进了崭新的社区,翻开了新的幸福篇章。

编辑:张妍

责任编辑:林鑫